找到相关内容560篇,用时10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具实相”述评

    理想,并对慧能“顿悟”思想的形成产生作用。相比之下,华严宗的“”哲学,只能说是天台“具”说的倒退。   作者,潘桂明,...论师和摄论师的缘起理论。在上述基础上,智顗建立既不同于世俗哲学,又有别于南北朝佛教哲学的新的理论体系。   智顗认为,地论师主张诸法依持法(真心)而生,而摄论师主张诸法依持阿赖耶识(妄心)而生...

    潘桂明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23142359.html
  • 二OO一年中国大陆佛教会议综述

    的,而入世的目的,又全在它能够超越世俗私利,超越政治对立,主持公道,平等地联系社会各种不同集团,协调人际之间,民族国家之间的关系,促进交流,理解和好。  魏道儒说,华严宗学说发端於智俨,完成於法藏,并为以后的华严人所认同。其采用的主要资料来自《华严经》中的禅定境界描述和神话描述,但它所表达的思想又与原经相关部分完全不同;学说侧重论述世界的产生及其存在方式,但无论其具体思想还是思惟模式,都...

    黄夏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100562527.html
  • 宗密的禅教会通论

    一心,方开真如、生灭二门,此明心即一真法界。”(《华严经行愿品疏钞》卷一,《续藏经》第7册)他又认为,一真法界具有“缘起”和“”两种功能。“缘起”侧重从宇宙论方面讨论万物如何生成,意为法界具有缘起万法的功能;“”即“称”,侧重从体用相即角度说明法界与万法的...

    潘桂明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03365004.html
  • 宗密论“圆觉”

    即一真法界。”(《华严经行愿品疏钞》卷一,《续藏经》第7册)宗密认为,一真法界具有“缘起”和“”两种功能。“缘起”侧重从宇宙论方面讨论万物如何生成,意为法界具有缘起万法的功能;“”即“称”,侧重从体用相即角度说明法界与万法的关系,意为法界为万法之体,称...

    潘桂明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91571335.html
  • 真常唯心论思想初探

    显现,此真如之即万法之本元质体。在某种意义上讲,真常唯心论的本体就是无所不在、无所不知、无所不能的大全,如《大乘信论》所云“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,所谓心性不生不灭”。以《大乘信论》为主的...不受熏染”之义完全相适应的。然真常唯心论的真如,不但是理(无为)也同时是事(有为),是体用不二的大全。《大乘信论》给真如定义为二,一是不变性(理体),二是随缘(事相)。唯识与中观把法性真如同缘起万法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82041384.html
  • 中国佛教“心性论”研探二篇

    实相”,即谓诸法实性。所谓“”通常有三种意义:一是不变不改的性质,也就是本来具有且不依因缘而的自存本性;二是各类事物所具有的即“分”;三是指绝对的真理,真实无妄的理性。此外,佛典中所讲的“”...而且也涉及到对成佛原因、修持方法和成佛境界等一系问题的分歧。 的体、相、用。佛教通常将“”分为体与用个方面,而《大乘信论》对众生心性的内在结构与功能提出新说,认为众生自心包含三个方面:一本体...

    方立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10046673.html
  • 从中观的二谛中道到后中观的台贤二宗思想对立

    习说明众生的迷悟现象,但基本上以真如缘起论与本觉门之说很乐观地保证,众生通过修行必能始觉,终至究竟觉。法藏引进真如缘起论到本宗思想系统之中,演成本宗的法界缘起论,亦即论,虽在改造智俨的古十玄为新十玄时,取消“唯心回转善成门”,改成“主体圆明具德门”,但始终未能除去唯心唯识的思想影响。我们知道,华严宗论与真心(如来藏自性清净心)论的说法,经由澄观对于《信论》的极端重视(甚至介绍给代表天台正宗...

    傅伟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41647154.html
  • 论华严宗的染净善恶观与妄尽还源的修行路径
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  页51   提要   以「」说为根基的华严宗,便于解释净法的生而拙于说明染法的存在。为弥补此拙,华严诸师以「三同异」和「染净缘起」结合而构成了一个相当完整的染净、真妄之生成转换系统。这一系统就是华严学的「真妄交彻」学说。将依真妄和称两种解决妄染生...

    杨维中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65450274.html
  • 天台宗简明教程(2)

    ;只一具字,弥显今宗。以具善,他师亦知,具恶缘了,他皆莫测。”说明性具学说比之华严宗的说,更能圆融地解释宇宙人生的真相。   我们的本觉心性,法尔具足佛界善法及其余九界恶法。因为总...具也必有修德所成,所以心性虽然常住不改,但全体在迷时,必须依靠智慧观行来返照觉性,由性德而修德。藉此来断一切修恶成一切修善。性德是理,修德是事,以本来相即不二而言,则修外无性,性外无修。在一边言,...

    宋智明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53156408.html
  • 《佛说观无量寿佛经》题解

    之理体,迷而不晓,虽迷此不二之体,但此觉体,未尝暂离,故名理即佛。此则唯有性德,无有修德。   二、名字即佛。修德之始。听闻佛法,因闻生解,明白一一皆是全修,全修在,开了圆解。若未开圆解,尚属理...方与三观体性不殊。”修一心三观时,三观是互具的。为何能互具?《妙宗钞》解释说:“盖三(因)本融,全性成修,此之谓矣。”意思是说,中缘了正三因,是融通的,修三观时,是全修,全修即,所以能够互具...

    张秉全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64558297.html